14
2024
11

四圣医理析药集·长沙药解·猪苓

发布日期:2024-11-14 13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11

四圣医理析药集·长沙药解·猪苓

味甘,气平,入足少阴肾、足太阳膀胱经。利水燥土,泻饮消痰。开汗孔而泻湿,清膀胱而通淋。带浊可断,饱读胀能消。

【要义简释】

《伤寒》猪苓汤,猪苓一两,茯苓一两,泽泻一两,滑石一两,阿胶一两。治阳明伤寒,脉浮发烧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。……风气动荡,而表寒未解,则脉浮发烧。猪、茯、泽、滑,渗癸水而泻湿,阿胶滋乙木而清风也。

    猪苓汤证,乃水湿盛而血津枯之证,是以用药去水与滋补并行。但先生此言“表寒未解,则脉浮发烧”之说,待商议。《伤寒悬解·阳明六十五》言此证,“土湿木遏,郁生下热,是以发烧……风气进展,是以脉浮”。以彼释为是。证见热郁鄙人,故用滑石清之(其热由膀胱经发,故为全身之热而非下寒上热,亦非溲黄下热);证见“风气进展”,即血虚不达,郁而生风,故用阿胶“滋乙木而清风”。

    猪苓渗利泻水,较之茯苓更捷。

正因其捷,故失其和煦之性。后世多言其“津液易耗,久服多致损目”。

猪苓之能,可概为“利水、通淋”。

    ……但水之为性,非土木条达,不行独行。

数字谈尽“利水去湿法”真义。即去湿须“土木条达”。后世八正散利水通淋之是以无效者,车前子、瞿麦、木通虽非无涉于肝,究竟不具桂枝达木之能也。吾以桂枝茯苓丸合钞票草颗粒,酌加理中丸治热淋,效胜八正散之类。

【原文节录】

猪苓渗利泻水,较之茯苓更捷。但水之为性,非土木条达,不行独行。猪苓散之利水,有白术之燥湿土也;猪苓汤之利水,有阿胶之清风木也;五苓之利水,有白术之燥土,桂枝之达木也;八味之利水,有桂枝之达木,地黄之清风也。若徒求利于猪、茯、滑、泽之辈,恐难奏奇功耳。

【诳骗参考】

《中华本草》载猪苓有“利尿;免疫增强;抗肿瘤;保护中毒性肝炎小鼠肝脏;抗放射”等药理作用。《燕山医话》(陈彤云)载王沛论猪苓“轻身耐老”,称经猪苓多糖打针液治晚期癌,发挥其可普及机体免疫功能,有“补正”之功。食疗方:猪苓、茯苓、生薏仁各30g,大枣10枚,冰糖适量,偶加山药、银耳,便服可增体重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劳动,整个践诺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践诺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
热点资讯


Powered by 机全析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

ICP备案号:桂ICP备2024044776号-1